這幾天發生了一件事,詳細內容在前幾天的直播閒聊有比較多的細節。
一些有我私人臉書的觀眾也大概都知道發生什麼事,這邊就不再贅述。
網路影片創作者或是所謂的自媒體百花齊放,有的為名有的為利有的只是吃飽太閒。
不可否認有許多游走在道德或法律邊緣的創作者,但是更多的是為各位帶來娛樂與知識的創作人。
東西壞了不會修,點個影片。
心情不好想聽歌,點個影片。
剛吃飽飯想放鬆,點個影片。
影片的風向與風格取決於創作者的喜好,呈現的內容會有能接受的觀眾群。
(是,我的影片就是樸實無華且枯燥,感謝你們多年來的隱忍)
當然也有沒辦法接受的觀眾。
對創作者的批評與指教我相信絕大部分的創作者都會過濾與接受。
但是當批評與指教超過「合理」的程度就變成一種言語騷擾。
什麼叫「合理」?最基本的尊重與不涉及人身攻擊,就影片的內容批評。
如果還要呼朋引伴去進行騷擾,那這個動作就是所謂的「網路霸凌」。
很多網路上惡意的攻擊者都握著「你是公眾人物,你用影片賺錢就應該接受公評」的這個保命符。
首先,公評不包括那些與專業,也就是影片無關或是無違背善良風俗的事。
舉凡所有的公眾人物都是這個標準。
你可以批評政治人物的行政問政,但是批評他無違背善良風俗的私德甚至是身體特徵就是「不合理」。
更何況目前自媒體並沒有在影片本身賺取觀眾的利潤。
舉個簡單的例子:
今天好市多有免費的食品試吃。不好吃,吃完丟了走人,不會購買。好吃,買。
你不會當場嫌棄難吃,也不會批評服務員的長相,更不會呼朋引伴的作亂。
但是網路上這一切就變了。
言語開始尖酸刻薄,對人不對事,放個大絕招「你EQ不好」再群起而攻的霸凌。
釣魚界的影片創作者,目前看來似乎沒有人因為上述的各種言論或是人身攻擊而崩潰或是發怒。
反倒是因為嫉妒,利益又或是為了爭奪發話權的少數特定團體因為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開始對影片創作者進行「不合理」的批判。
網路盛行也才這二十年的事,不管是創作影片或是收看的觀眾都是使用者,在問題還沒持續惡化的情況下,我想各位使用者都需要努力。
昨天在我私人臉書上發了一段話。
不管是內容或是我下方的回應,都是屬於尖酸刻薄等級,也就是俗稱的「酸民」。
這是刻意的,也是我本來的樣子。
只要有心,人人都能酸,但這對事情沒有幫助也無法處理問題。
我知道,我也瞭解,所以我在修正。
但是看完那段話還有我回應的朋友們,是否覺得這種口氣很熟悉,似乎在網路上常看到。
這就是目前的「酸民文化」。
沒有建設性,單純只是逞口舌之快,不可取。
發這篇文章的用意不是為了炒熱度或是找支持。
頻道裡有許多年輕的觀眾,你們將來會取代我們這些老人,支撐台灣。
希望你們可以意識到這些網路現象,讓你們的下一代有更好的環境。
加油。
如果你認真看完這篇文章,而且認同的話,我希望你可以分享。
我相信觀眾大概都知道我對「熱度」沒興趣。
「分享」是因為希望大家意識到這件事情。
謝謝